人才招聘是企业普遍性的痛点。
互联网过去的二十年,经历了门户信息时代、搜索、电商、社交网络、移动互联网以及分享经济等风口,但是这一波波的技术浪潮并没有惠及/推动招聘行业的创新。
这些年里,出现过很多昙花一现的创新产品,可惜他们都失败,这些失败深层原因是什么?
但是这个行业也没有因为很多失败而停止创新探索。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中国招聘行业的那些“俱往矣”的招聘创新产品吧!
第一大失败产品:百伯人才
出品人:李彦宏,百度下属公司
百伯人才是基于百度巨大流量入口以及李彦宏钦点的产品,当年从智联招聘挖了上百号人马,轰轰烈烈打造出了“百度人才” (后来改名百伯人才)。第一任CEO来自智联华东总经理李珍文,该产品大约在2010年推出,换了2任CEO,但是在2014年左右还是关闭了。
失败原因:认为巨大的搜索流量可以通过招聘变现(模仿美国indeed职位聚合网站)。
第二大失败产品:微招聘
出品人:曾祎安,曹国伟投资
微招聘也是口含金钥匙出生的互联网招聘产品,在2013年微博鼎盛时代诞生。该产品由新浪CEO曹国伟曹会计(CFO出生的CEO,江湖戏称曹会计)以及新浪微博高层的基金投资,由曾祎安(前猫扑COO)先生担纲运营管理。
该产品诞生在社交网络时代,当时美国的Facebook, Twitter等社交产品中的Feed流出现很多第三方的招聘应用,类似Znya游戏诞生在Facebook开放平台上一样,这期间在社交平台上冒出了很多招聘应用,例如美国的Jobvite等。国内在新浪微博上诞生了“微招聘”。
这款产品似乎还在不温不火地运营着。
失败原因:错位地认为Feed流广告可以有效地通过招聘变现。
第三大失败产品:人人猎头
出品人:王雨豪,KPCB投资
人人猎头在2013-2014年可谓是“耳目一新”的移动互联网在招聘行业的创新产品,连SOLOMO概念的缔造者KPCB都在Pre-A阶段砸了几百万美金进去。基于企业发布职位并悬赏推荐奖金的招聘模式。
这款产品错误地认为,有了手机,用户很容易查看雇主企业的职位,并冲着奖金而乐意为这些公司推荐人(社会化推荐,悬赏招聘)。
失败原因:创业者不专注,错误地认为网民可以被赏金搞定,忽略了招聘是一个漫长的撮合过程,发生推荐行为的用户无比的低频。
第四大失败产品:内推网
出品人:李程,创新工场投资
内推网是一款求职者服务产品,创业者认为通过社交关系链可以提高求职者的成功率,让求职者通过社交关系,通过在职雇员以“内部推荐”的名义举荐,从而帮助求职者获得Offer。
创业者本身没有招聘领域经验,从盛大网络出来创业。
这款产品也是诞生于微博鼎盛,社交网络盛行时期,目前还在不温不火地运营。
可能失败原因:过高地估计了在职雇员对公司的爱,过低地估计“内推奖金”是一笔很容易赚到的钱。忽略了特定用户群体的规模量。
第五大失败产品:竞鹿(JobDeer)
出品人:陈理捷,创新工场投资
竞鹿也是一款求职者服务产品,在一个平台上公示候选人资料,让雇主企业来“拍买”。这款产品由新浪架构师陈理捷出来打造。
竞拍产品在美国有hired.com,在中国还有100Offer等产品。
竞鹿在2014年推出,获得创新工场的早期投资,创新工场的投资家们认为,市场需要有“以求职者为尊”来服务C端,而不是B端的产品。因此他们投资了“内推网”,投资了“竞鹿”。
事实上这两款产品都不太成功。导致他们在人才招聘互联网领域不再投资,因此也错失了在A轮投资拉勾。
该产品在2015年底宣布关闭。
失败原因:高估了主动求卖的用户数量,低估了“求职者”获取效率以及成本,忽略了企业B端的获取效率与成本。由于被拍卖的“标的”不够,雇主企业端的体验、效果差强人意。
第六大失败产品:周伯通社区招聘
出品人:冯涛,网易资本投资
周伯通招聘最早源于豆瓣社区,因此这款产品带有社区基因。定位为社区、垂直行业的招聘。
在2014年获得网易资本的A轮投资,在2015年年底B轮投资融资失败,被爆“吃散伙饭”。
话说网易为什么会投资招聘? 这与丁磊的人才招聘情结有关系,早在2004-2005年,丁磊在网易门户时代就重金杀入进人才招聘领域,并在上海推出1010Job报纸周刊。
失败原因:社区招聘是将简单的招聘过程复杂化,另外社区是“小而美”的并不合适Volume-Driven的匹配撮合(Matchmarket)生意,没有用户量就别谈撮合,社区恰恰是小众、阻碍用户规模的产品形态。
第七大失败产品:猎公社
出品人:许懿琦,胡海泉风投
刚刚成立不足一年的公司,宣布重组。美女创始人CEO许懿琦也被离职,公司还被爆欠猎头款。“猎公社”是一款建立在想象力空中楼阁上的产品,各种联合、联盟都不怎么着边际。试图做企业与猎头服务撮合平台,有计划做猎头与猎头联盟平台,最终又想将“找人”中心化。
想象力丰富,很难落地的一个产品构想。
失败原因:创始团队对“招聘”的核心逻辑吃得不够透彻,完败给同类型的“猎必得”、“猎上”等产品。
第八大失败产品:找工雷达
出品人:赵冬,腾讯系创业
在2014年有三、四波腾讯系创业者进入人才招聘领域,包括“找工雷达”、“招聘大师”、“小美求职”等。这波创业都是基于SOLOMO,基于地理位置,移动APP的招聘产品。
找工雷达在2015年年底关闭了,这款产品尝试了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展示,用户社交等,最终没有验证成功。用户量,撮合效率都不高。
失败原因:高估了移动APP对求职过程带来的影响,忽略了用户连接、企业开发的成本,以及求职聘用的匹配效率。
【HR资讯】90后和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,招聘行业发生了哪些变化?
2018-11-06
2018-08-15
2018-01-30
2018-01-24
2018-01-24
【猎头资讯】人力资源各类流程大汇总,轻轻松松做老板(非常值得收藏)
2018-01-20
2018-01-20
【娱乐】我们是谁?HR版---818人力资源日:向每一位HR致敬
2017-08-18
【招聘】作为一个HR,比证明你妈是你妈更重要的是:你要证明招聘需求是真的!
2017-08-17
关于我们 | 猎头介绍 | 居间业务 | 新闻中心 | 猎头职位 | 供需信息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经营理念:互信/互助/互利 地址:中国厦门自贸区(海沧保税港区)海景东路12号西侧一层(PC:361026)
企业微信号:energyhunt 网址:http://www.hqhunt.com 邮箱:hqhr@hqhunt.com
Copyright(c)2016-2020 版权所有:厦门华气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闽ICP备16001811号-1